汉字 | 羌 |
字源 | 会意兼形声字。从人,从羊,羊亦声。表意偏旁人是人体之象,表示羌的本义与人有关。形旁兼声旁羊是羊角或羽饰之象,表示羌的本义与羊有关且表音,羌与羊并阳部。羌的源头﹑声首是羊,见于商代甲骨文。古初盖以羊为羌,后乃为造今字。故书中羊曾以表“徉”﹑“佯”﹑“翔”等,战国晋玺﹑包山楚简以表“祥”,楚帛书以表“恙”,马王堆帛书《战国纵横家书》以表“详”,后皆为造分化字。羌字很可能也是这样产生的,或者由构件羊与人组合而成,或者由会意字的表意偏旁声化而成。商代甲骨文始见羌字,基本结构是人体上有羊角。由于羌人多作战俘﹑奴隶,故其身上每加束缚之绳索或刑具类。西周时除个别的加绳索外,基本上统一作从人﹑羊声。战国时主流结构大体同于小篆。《说文》古文作,构意不明。隶变后楷书作羌。或作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