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古玺》92页《古陶字汇》155页《说文》88页《马王堆》161页《甲金篆》268页
形声字。“胡”本义为牛脖子下的垂肉。《说文》:“胡,牛顄垂也。从肉,古声。”徐锴系传:“牛颔下垂皮也。”引申之,动物颔﹑颈之下垂处皆可称“胡”。《诗·豳风·狼跋》:“狼跋其胡。”毛传:“老狼有胡。”朱熹注:“胡,颔下悬肉也。”《汉书·郊祀志上》:“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。”颜师古注:“胡,谓颈下垂肉也。”器物的下垂部分亦可称“胡”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冶氏》:“戈广二寸,内倍之,胡三之,援四之。”孙诒让注:“胡之言喉也。援曲而有胡,如人之喉在首下,曲而下垂然。”引申而有长远义。《仪礼·士冠礼》:“永受胡福。”郑玄注:“胡,犹遐也,远也。”再引申而有寿﹑长寿义。《诗·周颂·载芟》:“胡考之宁。”毛传:“胡,寿也。”(严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