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ǔ见纽、鱼部;见纽、姥韵、公户切。
《说文》177页
象形字。《说文》:“𠑹,廱蔽也。从人,象左右皆蔽形。凡𠑹之属皆从𠑹。读若瞽。”李家浩《读〈郭店楚墓竹简〉琐记》:“《唐虞之道》在讲舜的孝的品德时,有两次提到他的父亲,简文作寞(《郭店》39.9)﹑寞(《郭店》40.24),‘寞’前一字,释文作为不认识的字而缺释。我们认为这个字是‘𠑹’字。《说文》篆文‘𠑹’作。朱骏声指出,《说文》篆文‘𠑹’的字形是有问题的,他说:按‘免’字从此……《说文》无‘免’字,但有从‘免’的‘晚’﹑‘冕’﹑‘勉’等字,其所从‘免’旁作。按照朱骏声的说法,《说文》篆文‘𠑹’原文应该作:。这一意见值得注意。”又:“简文‘𠑹’与‘免’的区别,除了所从‘儿’旁一反一正外,还有一点区别,就是《唐虞之道》二四号简‘𠑹’所从的‘(冃)’要比‘免’所从的‘(冃)’长。据《说文》所说,‘𠑹’的本义是‘壅蔽也’。古文字‘𠑹’很可能取象于‘(冃)’较大,遮盖住人的耳目之义。”又:“前面说过,‘𠑹寞’是舜的父亲。根据文献记载,舜的父亲叫‘瞽瞍’,字或作‘瞽叟’。”又:“‘寞’疑应该读为‘瞙’。《玉篇》目部:‘瞙,《字统》云:目不明。’简文‘𠑹瞙’当是瞽瞍的别名。”按:李家浩之说十分有理,但还缺乏秦汉文字资料中𠑹字形体的证据。(周宝宏)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