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包山》149页《说文》194页《汉印徵》卷9,11页《甲金篆》650页《隶辨》632页
形声字。从厂,猒声。字形方面除了形旁厂和广﹑疒的交替之外,比较明显的变化是声旁或作“能”。古音“能”极有可能收-m尾,与厭字相近,而汉时“能”字的古音仍然保留在某些方言中,故可以用作“厭”字的声符。“厭”是“壓(压)”的古字,本义为覆压。《荀子·强国》:“黔然而雷击之,如墙厭之。”杨倞注:“厭,读为压。”《汉书·外戚传》:“岸崩,尽厭杀卧者。”引申为按压。《荀子·解蔽》:“厭目而视之,视一以为两。”杨倞注:“厭,指按也。”又引申为镇压,抑制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六年》:“齐师围成,成人伐齐师之饮马于淄者,曰:‘将以厭众。’”杜预注:“以厭众心,不欲使知已降也。”《汉书·翼奉传》:“东厭诸侯之权,西远羌胡之难。”后来“壓(压)”字表“按压”义,故现代汉字中与“厭”对应的简化字“厌”,常用来表示由古代的“厌足”义引申而来的“厌烦”义。(孟蓬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