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从纽、质部;从纽、至韵、疾二切。

《甲文编》163~164页《金文编》243页《类编》133页《汉语字形表》135页《篆隶表》231页《说文》74页

象形字。《说文》:“自,象鼻形。”为鼻的本字,鼻与自同为质韵。商代甲骨文已经出现,有鼻孔﹑鼻身,鼻身上鼻头与两翼三处高于面部,就用三根夸张的长线抽象地加以表示。鼻身上或有一条﹑两条横线,是饰笔。自西周到春秋,分隔的两鼻孔开始联为一体,下大上小开始变为上下等同粗细,鼻身上的饰笔开始固定为两条,成为结构的重要部分。战国字形是在西周春秋经过规范的文字基础上变异,主要是笔势变化。个别变化大的又加饰笔作,但没有取得主流地位。楷书作自。本义是鼻子。《小屯·殷虚文字乙编》6385:“贞:㞢(有)疾自,佳㞢󶏚(害)?”引申为自己,亲自。《邺中片羽初集》1.41.7:“鬼方出,王自正(征)?”右走马嘉壶:“右走马嘉自乍(作)行壶。”假借作介词,从。《殷虚书契前编》3.20.1:“自今癸巳至于丁酉雨?”《殷虚书契后编》上13.1:“庚辰卜,行贞:王其步自杞?”《殷虚书契菁华》5:“王宾自武丁至于武乙,衣(殷)亡尤?”令鼎:“王归自諆田。”人名用字。《无想山房旧藏甲骨文字》11:“自入三。”(张标)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4 19:01: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