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ì疑纽、物部;疑纽、未韵、鱼既切。
《金文编》207页《说文》66页《汉印徵》卷3,19页《隶辨》507~508页
形声字。从殳,𧱏(yì)声。西周白吉父簋毅字的殳()﹑辛()﹑豕()等各构件还是完整清晰的,白吉父鼎的豕作,就残泐简省得难以辨认了。小篆在整理字形时,有意识﹑巧妙地进行省略,就是将𧱏字上部辛的末笔与豕的首笔“共用”,作。此后在隶变时保持了这一作法,只是辛或省作立,或省作㠪,楷书作毅,形旁殳是笔势变化,声旁豙是笔意变化。《说文》本义所谓“有决”即勇决果断,取意于持械坚定不移地做事。《书·皋陶谟》:“扰而毅。”孔传:“致果为毅。”引申指冷酷﹑严峻。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“弃灰之罪轻,断手之罚重,古人何太毅也。”古注训“酷”。金文中用作人名。白吉父簋:“白吉父乍毅𣪘。”(张标)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