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战文编》587页《说文》174页《篆隶表》608页
会意字。《说文》:“㞒,卧息地。从尸﹑自。”徐铉注:“自,古者以为鼻字,故从自。”徐锴系传:“卧中喘息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㞒之本义为卧息,《鼻部》所谓鼾也。”尸为人卧之状,自为鼻字的象形初文,故用二字放在一起会意。㞒字在典籍中很少见,但出土汉简《苍颉篇》中有此字,战国古玺印文中有此字,可见它至迟在战国时代已经产生。因为㞒的本义是表示鼾(hān)声,因此经书正史之类典籍一般不会出现此字,但此字所表示的词义在典籍中用鼾字表示,《说文》:“鼾,卧息也。”晋王叔和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正并治法(上)》:“身重,多眠睡,息必鼾。”(周宝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