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Images/ziyuan/pu/20141211mj1g.png)
《说文》101页《隶辨》33页
形声字。《说文》:“虧,气损也。从亏(于),雐(hū)声。”“虧”字在秦汉时代或变右旁之“亏”为“兮”,是二者形近之故。其左上之“虍”头在汉代隶变或写作“
”,由此或讹作“雨”。魏晋以后的楷书“虧”(或因汉隶“于”作“亐”而写作“虧”)﹑“𧇾”以异体并行,前者为正体。1956年汉字简化,借鉴1935年《手头字第一期字汇》把“虧(虧)”写作“亐”的形式,用保留特征的办法,正式把“虧(虧)”简化为“亏”。本义是气缺损不足,引申为一般的缺损﹑减少。《易·谦》:“天道亏盈而益谦。”(大自然的规律是让满盈的事物缺损而让欠缺的事物增益)也引申为形容词欠缺﹑不足,如“功亏一篑”。由缺损﹑减少义向多方面引申为衰退﹑减弱﹑毁坏﹑伤害﹑损失﹑违背,由损失义引申为亏空﹑蚀本,由欠缺﹑不足义引申为虚弱,如体亏﹑肾亏。(金国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