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ǔ见纽、鱼部;见纽、姥韵、公户切。
《甲文编》510页《甲金篆》932页《说文》284页
会意字。从蟲,从皿。字形表示器皿中有许多虫子。“皿虫为蛊”的说法早在《左传》里就有了。甲骨文的字形或从一虫,或从二虫,后代文字多从三虫,其实所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。“蟲”简化作“虫”,“蠱”也类推简化作“蛊”,与甲骨文的一种写法相同,可谓回到了其原始的构形状态。“蛊”的本义当为人工培养的一种毒虫。《通志·六书略第三》:“造蛊之法,以百虫置皿中,俾相啖食,其存者为蛊,故从虫皿也。”晋陶潜《续搜神记》卷二:“剡县有一家事蛊,人噉其食饮,无不吐血死。”引申而作名词,则指蛀虫﹑害人的邪术等。引申而作动词,指人腹内中蛊虫之毒,再引申则指蛊惑﹑迷惑,这个意义成为它的常用义。盖妖冶易蛊惑人心,故蛊又引申为妖艳。在“妖艳”这个意义上,“蛊”字《集韵》标为以者切,音yě。《文选·张衡〈西京赋〉》:“妖蛊艳夫夏姬,美声畅于虞氏。”薛综注:“蛊,音也,媚也。”(林志强)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