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文编》143页《说文》53页《篆隶表》159页
形声字。从言,永声,永兼表意。裘锡圭在《文字学概要》中说:“如果对文字所指的事或物有不同的着眼点,所选择的形旁就会不一样。”“咏”﹑“詠”音义皆同,或从“口”,或从“言”,仅是表达“咏唱”一事的着眼点不同,为一字异体。《说文》:“詠,歌也。”徐灏注笺:“詠之言永也,长声而歌之。”“詠”意为歌唱﹑曼声长吟。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诗以道之,歌以咏之。”许慎谓“永﹑咏古今字”,很有道理。“永”字有水势长流义,在“詠”中既表音又表义。《书·舜典》:“歌永言。”《汉书·礼乐志》引“永”作“咏”。“詠”﹑“咏”实为“永”加注不同义符的分化字。(孙伟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