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shù禅纽、侯部;禅纽、麌韵、臣庾切。

《说文》65页《楚系简帛》255页《类编》325~326页《战文编》188页《汉语字形表》117页《四声韵》9页《汉印徵》卷3,18页《马王堆》121页《篆隶表》203页

形声字。从臤,豆声。形旁臤本义与奴仆有关,表示竖字本义亦当与仆役相关;声旁豆是食器之象,在竖字中表声,豎与豆并舌音﹑侯部。古文字中大量见到竖字是在战国,通行体是从臣﹑豆声,一般作上臣下豆,个别的作右臣左豆,也有的豆或讹作王。由于臣与臤声义并近,所以战国时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从臤﹑豆声字,但不及数量大。形旁臤中构件又或作攴,属于形义皆近偏旁之通用,或作斤。《说文》籀文从,构件殳与又﹑攴一样,是形义皆近偏旁之互用。《说文》不从战国通行体之从臣﹑豆声,而以量少的从臤﹑豆声为正,隶变后楷书作豎,主要是笔势变化。隶变时出现了一个无理据的俗字竪(立非声),但后来以它为正体,而淘汰了异体豎,而后竪被简化为竖,成为现今的正体。籀文的隶定“豎”字由于极少使用,实际被自然淘汰。本义是奴仆。凤凰山168号汉墓竹简:“牛车一两(辆),竖一人。”马王堆3号墓遣策竹简:“马竖五十人衣帛。”引申指宫中小臣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晋侯之竖头须,守藏者也。”杜预注:“竖,左右小吏。”假借指竖立。《后汉书·灵帝纪》:“御殿后槐树自拔倒竖。”用作人名,包山楚简有“󰈄竖”,汉印有张竖﹑冯竖﹑臣竖等。(张标)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10 4:01: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