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见纽、之部;见纽、之韵、居之切。

群纽、之部;群纽、之韵、渠之切。

《甲文编》205页《金文编》303~307页《说文》99页《古文字研究》十九辑283页青川木牍《说文》99页“箕”字偏旁《睡甲》68页《马王堆》189页《银雀山》162页《隶辨》58页《甲金篆》295页

象形字。初文像簸箕形,上部像箕舌,左右及下部像边框,中间的交叉线或齿形线像竹木编织的纹理。早在殷商后期,“其”的象形字底部就有了加一横画饰笔的写法,从西周时代起,箕形顶端左右两个平平的小短画逐渐向左右两侧折转倾斜,并且在底部横画下又平加了断开的两个短横,后来这两个短横斜立起来成“八”字形。战国时代的“其”字变易较多,但至战国中晚期的秦系文字中出现了开启后世演变主流的形式,把顶端向左右折转的短画变成贯通两侧竖笔的长横,字上部成“甘”形,已初显隶书姿态。经秦﹑西汉至东汉,这一“甘”形左右两竖向下延长,落到下部“丌”形长横上,成为楷书的最终形式。虽然小篆还在上部廓线内保留着商周时代交叉斜笔的形式,但在秦并六国前后,这种斜向交叉多变为横竖交叉,此后,又渐变为横笔与缩短了一半的竖笔交接而不交叉,又加一横画成“工”形,再省去“工”形中的短竖,就与上述“其”字隶变演化的主流汇拢。“其”本义就是簸箕。但在各类古文献里,它长期被假借出写副词和代词,今读《合集》14138:“贞:帝弗其及今四月令雨?”(贞问:上帝到了这个四月大概不命令下雨吧?)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:“吾视其辙乱,望其旗靡,故逐之。”也写虚化的连词,用于假设或选择。“其”有时读,一是写语气助词,如《诗·小雅·庭燎》“夜如何其”;二是通“朞(期)”,表示周年。因为“其”字长期写假借义,所以在字上部加义符“竹”构成“箕”字来表示簸箕本义(参见“”字条)(金国泰)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4 18:56: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