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ǔ见纽、鱼部;见纽、姥韵、公户切。
jià见纽、鱼部;见纽、祃韵、古讶切。
jiǎ见纽、鱼部;见纽、马韵、古疋切。
《汉语字形表》243页《金文编》432页《古玺》141~142页《楚系简帛》519~520页《古陶徵》225~226页《类编》221页《古文典》454页《篆隶表》420页《说文》130页
形声字。从貝,襾(xià)声。商代文字作,从﹑从貝(“”,隶定作“宁”,音zhù,是一种存储东西的箱形器具。参见本部“貯”字条),会囤积营利之意;或作,将“貝”移在“”下。西周金文承袭第二体,“宁”旁则略有变化,或在中间的竖笔上加“·”(字形5﹑6变“·”为“–”),或在“”形中加一横笔(字形6),或将中竖直贯而下(字形7)。战国文字颇多异形,晋(字形8–12)﹑楚(字形13–17)﹑齐(字形18–23)三系文字共同的特点是或省去形中下面的一笔,如(字形8所从)﹑(字形13所从)﹑(字形18所从);晋系和楚系文字“宁”旁右上方又多有一饰笔,渐变为“用”(晋系文字或从“貝”省,如字形11)。由于“宁”旁变形太甚,已丧失其表意功能,一些诸侯国遂陆续将“賈”字改造为形声结构:齐系文字或从貝﹑古声(字形20﹑21。《集韵·姥韵》:“賈,《说文》:‘賈,市也。’,或从古。”),或从買﹑古声(字形22),或从貝﹑襾声(字形23);秦系文字(字形24–27)亦从貝﹑襾声(字形24﹑25“襾”旁作﹑,与字形8所从之﹑字形18所从之形相近,当是改“宁”为形近的声旁),为后世文字所本。在楷书阶段,“”又变为“”。《说文·襾部》:“襾,覆也。”﹑像倒置的水器(西周金文字或作,所从与此相近),故有覆义。其形体演变序列为(右上为所属原字形的编号):
1.音gǔ。“賈”,本义指囤积营利的坐商。《说文》:“賈,一曰坐卖售也。”《六书故·动物四》:“坐肆居卖之谓賈,行儋(担)买卖之谓贩,通曰商。”《周礼·地官·司市》:“以商賈阜货而行布。”郑玄注:“居卖货曰賈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賈,音古。”颂壶“令(命)女(汝)官(司)成周賈廿家”(字形6),兮甲盘“其賈母(毋)敢不即次即市”(字形4),鲁方彝“齐生鲁肇賈休多赢”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賈而欲赢。”杜预注:“商贾求赢利者。”以上“賈”字均用此义。引申指做买卖。《尔雅·释言》:“賈,市也。”郝懿行义疏:“市兼买卖二义。”《说文》:“賈,市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市,买卖所之也。因之,凡买﹑凡卖皆曰市。賈者,凡买卖之称也。”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长袖善舞,多钱善賈。”睡虎地秦墓竹简《日书》甲种:“货门,所利賈市,入货吉。”亦专指买或卖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九年》:“平子每岁賈马。”杜预注:“賈,买也。”《汉书·宁成传》:“仕不至二千石,賈不至千万,安可比人乎!”颜师古注:“賈,谓贩卖之。”又引申指求取。《国语·晋语》:“谋于众,不以賈好。”韦昭注:“賈,求也。”又指招致。《左传·桓公十年》:“匹夫无罪,怀璧其罪。吾焉用此?其以賈害也。”2.音jià。指价格。《小尔雅·广言》:“賈,价也。”《集韵·祃韵》:“賈,售直(值)也。價,或从人。”清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·貝部》:“賈,凡卖者之所得,买者之所出,皆曰賈。俗又别其字作價,别其音入祃韵,古无是也。”卫盉“氒(厥)賈(價)其舍田十田”(字形3)﹑格伯簋“氒(厥)賈(價)卅田”,均用此义。《论语·子罕》:“求善賈(價)而沽诸。”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从许子之道,则市賈(價)不贰。”3.音jiǎ。古国名。在今山西省襄汾县东,姬姓,康王封唐叔虞少子公明于此,后为晋所灭。《左传·桓公九年》:“荀侯﹑賈伯伐曲沃。”杜预注:“荀﹑賈皆国名。”1974年,山西闻喜上郭村出土賈子己父匜(与荀侯匜同出,字形5),“賈”即文献中荀﹑賈之“賈”。又为姓。《广韵·马韵》:“賈,姓也。出河东,本自周賈伯之后。”在晋系文字资料中,“賈”字多达50余例,除个别用为人名外(古书中亦有以“贾”为名者,如春秋时晋有屠岸贾,西汉有陆贾。《汉书·古今人表》“下下愚人”有“屠颜贾”,颜师古注:“即屠岸贾也。音工下反。”按:“工下反”今读为jiǎ),绝大多数都是姓氏字。新中国成立后,“貝”简化为“贝”,“賈”类推简化为“贾”。(冀小军)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