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溪纽、之部;溪纽、止韵、墟里切。

《甲文编》551页《类编》89页《金文编》969页《楚系简帛》1065页《说文》309页

会意兼形声字。从己,从其,其亦声。“㠱”字甲骨文由“己”的朝向区别成两种造型,分别作“”和“”。西周金文中还出现一种“己”横放的写法,作“”,但后两种写法由于不符合书写习惯而被淘汰。春秋时期,“其”部由“”变成“”,战国时期又简化成“”。小篆又恢复了春秋时的构形,作“󵙀”,并将这一结构一直延续到楷书。本义是盘足而坐。《说文》:“㠱,长踞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居,各本作踞,俗字也。《尸部》曰:‘居者,蹲也。’长居,谓箕其股而坐。许云㠱居者,即他书之箕踞也。”徐灏注笺:“箕踞,即今人之盘足而坐耳……㠱从己者,盘曲之义,其即古箕字。”古代中原人正规的坐姿是并拢双腿跪坐,㠱是一种无礼的坐姿,小腿交叉﹑大腿张开,类似簸箕的形状,故从“其”,既可表音,又可表义。“己”也可表音,因为古音“㠱”﹑“己”﹑“其”同属“之”部,所以“㠱”字的两个组成部分都兼有表音的功能。(王颖)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10 4:03: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