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战文编》98﹑82页《说文》41页
形声字。从辵,豆声。豆本为古代一种盛器的象形。逗字约始见于战国,又或从走。辵﹑走为义近形符,古常通。本义为止﹑停留。《说文》:“逗,止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逗遛。”汉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乱弱水之潺湲兮,逗华阴之湍渚。”引申表句中的停顿,也写作“投”﹑“读”。《文选·马融〈长笛赋〉》:“察变于句投。”李善注:“投与逗古字通,音豆。投,句之所止也。”还引申有物相投合﹑投下﹑临﹑到﹑趁﹑透出﹑引﹑招惹等意义。逗也通古“住”字,读作zhù。《方言》卷七:“傺﹑眙,逗也。”郭璞注:“逗,即今住字也。”(师玉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