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金文编》101页《甲金篆》110页《说文》41页
形声字。从辵,韋声。韋甲骨文作
﹑
等形,方口像城邑之形,上下或左右皆像足形。今简化字以“韦”代替“韋”,“違”遂写作“违”。违本义为离别﹑离去。《说文》:“違,离也。”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:“行道迟迟,中心有违。”毛传:“违,离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心中犹有乖离之志,不忍即别。”引申可表相距。《左传·哀公二十七年》:“(齐师)乃救郑,及留舒,违榖七里,榖人不知。”杜预注:“违,去也。”即相距。由本义还可引申出违背﹑逃亡﹑避开﹑远﹑乖异﹑过失﹑邪行﹑恨等意义。违或通“韪”,义为是。(师玉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