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 𦎫
字源 𦎫

chún船纽、文部;船纽、谆韵、食伦切。禅纽、文部;船纽、谆韵、常伦切。

《甲文编》248页《甲文编》249页《金文编》380页《战文编》342页《说文》111页

此字是否会意,待证。《说文》:“𦎫,孰也。从亯﹑从󱃤,读若纯。一曰鬻也。”󴻩,篆文𦎫。”从甲骨文字来看,此字下端并不从“󱃤”而从“羊”。从商代到秦代,字形大体相沿袭,除上端的亯形略有变化外,其余变化不大。商代及西周文字,多用𦎫为敦伐之义。如《粹》1176:“乙酉卜,王𦎫(敦)缶,受又(祐)。”意思是说乙酉日占卜,商王敦伐缶,会受祐护吗?宗周钟:“王𦎫(敦)伐其至,𫼆伐氒都。”𡢁𣪕:“女(汝)彶戎大𦎫(敦)𫼁。”商代文字亦假𦎫为顿,甲骨文有:“辛卯卜,大,贞:洹引弗𦎫邑,七月。”(《遗珠》393)顿意为冲坏。亦用𦎫为器物名的敦,如“齐侯乍(作)𦎫(敦)。”(《集成》9.4638)战国文字𦎫亦假为淳,如淳于公戈:“𦎫(淳)于公之𫡡造。”字或假为准,上博(四)《内豊(礼)》附简:“肰(然)(后)奉之㠯中𦎫(准)。”中准,语见《庄子·天道》:“水静则明烛须眉,平中准,大匠取法焉。”(刘桓)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4 21:57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