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ī滂纽、之部;滂纽、之韵、敷悲切。
《类编》3页《金文编》5页《古文典》116页《说文》246页《说文》1页《篆隶表》837页《篆隶表》3页
指事字。丕﹑不原为一字,后分化。甲骨文“不”字作“”,像草木之根部,为“”之初文。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鄂不韡韡。”郑玄笺:“不,当作。”《广雅·释言》:“,柢也。”《说文》:“柢,木根也。”甲骨文之“”字,在上面的一横表示地面,下部之“”表示树根。金文作“”,后代文字承袭之。或加赘笔作“”﹑“”,后者分化为“丕”字。丕字在早期典籍和金文中的字义是大。《说文》:“丕,大也。”《书·大禹谟》:“嘉乃丕绩。”孔传:“丕,大也。”墙盘铭文:“对扬天子不(丕)显休令。”“丕显”就是“大显”,意为大明。(白于蓝)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