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luàn来纽、元部;来纽、换韵、郎段切。

《类编》251页《说文》308页《篆隶表》1049页

会意字。像上下两只手持工具理顺乱丝。亂字最早见于周代金文,作“”,另有一种在左右两侧添加装饰性符号“口”作“”的异体,这种异体在战国时还存在,之后就消失了。前一种写法到战国时,在右侧添加“乙”旁,作“”,此后“亂”字正体一直是这种结构,秦代虽然出现一种复古的异体,但并未成为主流。古隶异体繁多,有“”﹑“”﹑“”“”等多种写法,然而都是在字的左半边做文章,右边的“乙”一成不变。东汉八隶作“”,楷书作“亂”,汉字简化后作“”。本义即为理丝和丝乱。这是古汉语中独具特色的一种现象,一般称为“正反同词”。《说文》:“亂,治也。”杨树达《积微居小学述林》:“余谓字当从爪从又,爪﹑又皆谓手也。亂从爪从又者,人以一手持丝,一手持互以收之,丝易乱,以互收之,则有条不紊,故字训治训理也。”由理丝引申为治理,同时,由丝乱引申为一般意义上的混乱,这两种引申义在古代汉语中均为常用义。《书·泰誓》:“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此处用治理义。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故治国无法则乱。”用混乱义。由混乱还引申出叛乱﹑战争﹑杂乱﹑扰乱﹑昏乱以及任意等意思。(王颖)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1 15:17: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