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影纽、鱼部;影纽、祃韵、衣嫁切。

《类编》5页《甲文编》539页《楚系简帛》1045~1046页《说文》307页《篆隶表》1044页

象形字。像古代聚族而居的建筑群平面图。“亚”字见于商代甲骨,作“󵹪”,也有少数将原本相连的笔画拉长,写作“”的。金文中则以后一种写法居多,至春秋战国时期,异体繁多,在原字的上﹑下或中间添加饰笔的写法非常普遍,饰笔多为短横,也有十字形的。秦代小篆只保留不加饰笔的构形,此时,仅上下两横是拉长的,中间是折笔,作“󲵧”,隶书及楷书都沿袭了这一写法,变化仅在于将笔画变得平直。本义是血亲。《说文》:“亞,醜也。象人局背之形。贾侍中说,以为次弟也。”“亞”字在商代甲骨文中多作族名或表示位次,而无“丑陋”之义,据此则《说文》之说不确,然“醜”在典籍中多表示“俦类”的意思,与所引贾侍中之说暗合,又与甲骨文中的用法相近。李圃《甲骨文文字学》:“象古代聚族而居的建筑群平面图。其造字心理当为先民以同族居室之图象喻血族集团之关系,古同血族称‘亞’,如甲骨卜辞中时王之同族兄弟集团则称‘某亞’,进而又指与血族联姻之族,称‘亞某’,又进而引申为次第之义,如‘亞祖乙’﹑‘亞宗’等。”“亚”在先秦典籍中常用的义项是“次于”和“姐妹丈夫的互称”。前者如《国语·吴语》:“乃退就幕而会,吴公先歃,晋侯亚之。”后者如《诗·小雅·节南山》:“琐琐姻亚。”毛传:“两婿相谓曰亚。”此义后写作“娅”。这两种义项都是由“血亲”的本义引申出来的。此后,“亚”又引申出匹配﹑靠近等义项,有时还假借作“恶”。(王颖)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10 3:51: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