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甲金篆》581页《说文》170页
形声字。其形体最早见于西周金文,从衣,金声,内声外形。本义指衣领。《说文》:“䘳,交衽也。”衽指襟,襟谓衣眥,郭璞径以交领释之。《玉篇》:“交䘳,衣领也。”簋銘:“王俎姜使内史友员锡玄衣朱襮䘳。”“朱襮䘳”是指“以黼纹装饰的有丹朱纯缘的下连于衿的斜领”。到了晋代,人们易金声为禁声,将其字写作“襟”以代“䘳”,这种写法后来广为流行,一直保留到楷书。在楷书阶段中,人们又改从“今”声,造出了一个“襟”字异体“衿”,与之同用,后来人们将这两个异体字分工,以“衿”专门表示衣领,以“襟”专门表示衣襟,襟﹑衿遂分化为二字。(董莲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