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说文》41页《汉印徵》卷2,14页《甲金篆》111页
形声字。从辵,豚声。豚,《说文·豚部》:“,小豕也。从彖省,象形,从又持肉,以给祠祀。凡豚之属皆从豚。豚,篆文从肉﹑豕。”甲骨文从月(肉)﹑从豕,金文或又增“又”,《说文》正篆与金文同,小篆省作“豚”与甲骨文同。汉以后省“又”。遯本义为逃遁。《说文》:“遯,逃也。”《礼记·缁衣》:“则民有遯心。”郑玄注:“遯,逃也。”《尔雅·释言》:“逊,遯也。”郭璞注:“谓逃去。”另引申有隐退﹑离开﹑迁移等意义。遯音义同遁(详参“遁”字条)。(师玉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