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xué匣纽、觉部;匣纽、觉韵、胡觉切。

jiào见纽、宵部;见纽、效韵、古孝切。

huá匣纽、物部;匣纽、黠韵、户八切。

《甲文编》146~147页《甲骨文字典》347页《金文编》224~225页《说文》69页《篆隶表》220页

初为会意﹑形声两种结构。商代甲骨文从廾gǒng从宀mián,或从林从宀。廾为两手之象,盖表学习用手,宀为房屋之象,盖表学习场所,二者结合会学习意。形声有两种结构:一种以爻为声(爻像器物交织形),形旁作廾或宀,爻或省略一半作乂。是爻为的源头与声首,甲骨文有以爻为学者(《铁云藏龟之余》7.2);另一种以𦥑,两手或两爪之象)为声(兼形旁);或从两臼(犹廾)从宀𦥑亦声(两𦥑或省作。爻与𦥑古音同为牙音(匣与见纽),有通转关系。在商代这两种形声结构就开始结合,出现了从𦥑从爻,或从𦥑从爻从宀,或从𦥑从宀从爻省等结构,可能出于与教的从爻声相区别的考虑,《说文》就选定𦥑为声,爻就为古学曾以为声的孑遗。西周的学字,为突出学习的对象是儿童,又加表意偏旁子。春秋时,𦥑作两又是前代从廾的烙印。隶变后楷书作學,简化作学。字中𡥈即教字,即学字,教学合成一字亦得说明古代教学同字。本义是学习﹑效法。静簋:“小子眔服眔小臣眔尸仆学射。”(贵族小子与职事﹑小臣﹑主射官员学射)郭店楚简《尊德义》:“(学)为可嗌(益)也。”引申指学校。盂鼎﹑师𠭰簋中的“小学”,静簋中的“学宫”,皆此之类。引申指学问。郭店楚简《老子》乙本:“(为)学者日嗌,为道者日员(损)。”马王堆汉墓帛书《老子》乙本“嗌”径作益。引申指学业。云梦秦简《秦律十八种·均工》:“能先期成学者谒上,上且有以赏之。”以上读xué。教授,传授知识。《集韵》:“教,或作学。”静簋:“静学无󷟐(尤)。”(静的传授没有错误)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凡学世子及学士,必时。”郑玄注:“学,教也。”以上读jiào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之学鸠,亦作“鹘鸠”,《集韵》同时收“鹘鷽学”,读huá。甲骨文用作祭名。《殷契卜辞》501:“丙寅卜,󷟄贞:翌丁卯王其学,不冓雨?”又用作人名,甲骨文有学戊其人。《殷契遗珠》522:“贞:学戊不害?”参“𢽾”﹑“”字条。(张标)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4 19:04: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