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说文》226页《篆隶表》782页《四体大字典》791页
形声字。从水,留声。澑,为小篆之楷化形体。水名。又名“潭水”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的融江﹑柳江及黔江。源出三江侗族自治县北。《说文》:“溜,水。出郁林郡。”或作“留水”。又,通“流”。马王堆汉墓书《十问》:“亓(其)人(入)中散溜。”银雀山汉墓竹简《孙膑兵法·地葆》:“迎陵逆溜。”又通“霤”。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三进及溜,而后视之。”孔颖达疏:“溜谓檐下水溜之处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溜,屋霤也。”引申为水或其他液体下流。唐玄应《一切经音义》卷十八引《苍颉解诂》:“溜,谓水垂下也。”又引申为水滴或细小水流等义。(王逸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