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说文》298页《篆隶表》1010页
形声字。《说文》:“鏃,利也。从金,族声。”段玉裁注:“今用为矢鏠之族,与许不同。”张舜徽约注:“矢锋取其铦利,故镞训利,义实相成也。”马承源主编《中国古代青铜器》:“矢镞是箭铤前端的锋刃,形体为一尖锐的锋和张开的两翼,以及脊和铤组成。它的各部分专名是:前端的尖头称为前锋,两边称为翼,翼上的锐利部分称为刃,两翼下垂的刺称为后锋,后锋与脊相连处称为本,中间为脊,脊后端与铤连接处为关,关后端的圆棍为铤。”又:“青铜矢镞在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开始出现。”按:《说文》学家多据《说文》“族,矢锋也”之训,认为族镞为古今字,但西周金文族字习见,未见用为矢锋之义者,多用为宗族之义。在西周金文中称箭为“矢”,如同卣铭文:“夨王赐同全车弓矢。”不见矢锋之类的称呼。(周宝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