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甲文编》56页《金文编》84页《说文》38页《汉印徵》卷2,9页《甲金篆》95页
形声字。从止,厤声。甲骨文中从止﹑秝声,西周金文中作“厤”或“歷”。《庄子·天下》:“厤物之意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厤,古歷字。”“秝”,《说文》训“稀疏适也”,即稀疏均匀之貌,“历历可数”用其义。厤,《说文》训“治也”,后作“歷”。文献中“厤”或用同“曆”。《玉篇》:“曆,古本作厤。”“歷”本义是经过﹑经历。《书·毕命》:“既歷三纪,世变风移。”西周金文毛公鼎“厤自今”,义即从今往后,“厤”通“歷”,用歷之本义。引申为行走﹑越过﹑历代﹑历年﹑屡次等义。“曆”由“歷”分化,专指历象(日月星辰运行之象),作“厯”乃俗讹体,“心”为“止”旁之俗写,如同“恥”俗作“耻”。“历”是“歷”﹑“曆”的简化字,是一新造形声字,从力声。(陈英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