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òu溪纽、侯部;溪纽、侯韵、苦侯切。
《金文编》219页《汉语字形表》125页《篆隶表》218页《类编》390页《古文典》347页《楚系简帛》271页《战文编》201页《睡甲》48页《说文》68页《隶辨》626页
会意字。金文从宀(mián),从攴,从元。表意构件宀为房屋之象,攴为手持械器以击状,元为人首之象,三者结合会室内杖击人意。西周时结构基本稳定,主要变化是元字人上的圆头变为指事性横笔。至战国时主流变化是元上加一饰笔,成为篆书所谓“从二(上)从人”之元。其他变化则纷繁复杂细微,主要是:构件攴易作戈﹑戉,戈与戉同攴一样可表击打,强暴;构件宀或作广(yǎn,屋形)﹑厂(hǎn,可居之山石崖畔)﹑冖(mì,蒙覆形),广﹑厂﹑冖等也同宀一样可表居所;元下增加(u)构件或饰笔;戈旁加饰笔;戈讹作﹑﹑﹑﹑﹑等。《说文》顺承主流结构,然分析作从攴从完,与源头阶段文字不尽相合,可视为理据重构。隶变时,楷书笔势化作寇;从冖者则作冦。构件攴或作殳(shū,兵器)﹑(盖殳之变体),元或作衣,但皆未取得主流地位。从魏晋到隋唐,碑刻中出现的异体尚有﹑﹑﹑﹑﹑等。现代整理汉字时以寇为正体。本义是强暴﹑劫夺。曶鼎:“匡众氒臣廿夫寇曶禾十秭(二百秉禾为一秭)。”引申指入侵。陈御寇戈:“陈御寇散钱。”引申指贼寇。云梦秦简《法律答问》:“贼入甲室,贼伤甲,甲号寇。”司寇,古职官。虞司寇壶:“虞𤔲(司)寇白吹乍宝壶。”《周礼·秋官》有“大司寇”﹑“小司寇”,《法律答问》有“司寇”,《包山楚简》2.102有“右司寇”。(张标)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