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汉语字形表》288页《战文编》499页《说文》151页《隶辨》423页
本为会意字。从宀,从玉,从貝。表示屋中储藏的贝﹑玉等珍宝。后来加“缶”声,则成了形声字。本义是珍宝。《说文》:“寶,珍也。从宀,从玉,从貝,缶声。”《左传·襄公十五年》:“我以不贪为宝,尔以玉为宝,若以与我,皆丧宝也。”商代甲骨文中的“寶”为会意字,从商代金文开始,另加上声符“缶”。在商代,有省去“貝”作“𡩧”形的,《说文》古文沿用了这种写法。在周代金文中,有时省去“貝”和“玉”,写作“𡧰”。汉代隶书中,有把“寶”改为从宀﹑从珍或珎(“珍”的异体)﹑从贝的,作“”或“寶”形。更有省去“贝”和“缶”的,变成从宀﹑从王(“玉”篆文以前的写法),后代书法家有写这个简体的,并把“王”写成“玉”。新中国成立后整理汉字时,废除了“寶”的异体“寶”;简化汉字时,采用了源自隶书的简体“宝”,而把“寶”作为繁体废弃掉了。(张玉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