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ǎo定纽、幽部;定纽、号韵、徒到切。
《金文编》105页《汉语字形表》120页《四声韵》64页《楚系简帛》262页《说文》67页《隶辨》593页《篆隶表》209页
会意兼形声字。从寸,道声,道亦应表意。形旁寸为手之象,表示导字的本义与手有关;形旁兼声旁道亦形声字,本义为道路,表示导字本义与道路有关且表音,导与道声韵并同。导字最早见于西周,时作从又从衜衜亦声,又以表指引,衜以表路,表导引之义。其时首或作从曰从爪,乃讹变。春秋时又(手)变为寸,属于形义皆近偏旁之更易。战国时构件行始易作辵,行与辵也属于形义皆近偏旁之更替,又或讹作﹑(攴)﹑等,构件或简作。小篆始厘定为从寸,道声。隶变时寸或讹作木﹑示,最终楷书作導,主要是笔势变化,简化字作导,是半表意半记号字。本义是引导。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君使人导之出疆。”引申指疏导(开导﹑教异)。《书·禹贡》:“导黑水,至于三危。”亦引申指表达。《国语·晋语六》:“夫成子导前志以佐先君。”通“道”,路。𫴈鼎:“师(雍)父(省)导,至于㝬(胡)。”(张标)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