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xiǎn心纽、元部;心纽、狝韵、息浅切。

《说文》39页

依《说文》“从是﹑少”之说,此字为会意字,清代以前的学者一般也都这么看,但近世学者或认为“是少”无义,当为从少﹑是声之形声字。《说文》:“尟,是少也,尟俱存也。从是﹑少。贾侍中说。”徐锴系传文同,曰:“是亦正也,正者少则尟也。”“尟俱存也”,段玉裁改为“是少俱存也”,曰:“是少二字各本讹作尟字。此释是少之意。是,此也,俱存而独少此,故曰是少。”清王筠《说文释例》卷十五曰:“尟下云:是少也,从是少。非重复也,‘是少也’者,解字义,谓是者少也。非者无所惜于其少,故必是者少而后谓之尟。‘从是少’者,说字形也。”尟义为“少”,用同“”。“鲜”文献中或用为“斯”,与“是”音同,似乎并不能排除“是”作“尟”声符之可能。“尟”的构形理据很可能在不同的时代进行过不同的解构。清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尠者,尟之俗。”清王筠《说文释例》卷十九云:“《说文》少义作尟,经典无之,而今讹作尠矣。”宋元文献中“是”或用同“”。金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六:“姐姐为人是稔色,张生做事忒通疏。”元关汉卿《谢天香》第二折:“想着俺用时不当﹑不作周方,兀的唤是么牵肠,想俺那去了的才郎。”“是”﹑“甚”在汉隶中形体有别,二字形﹑音相近而混当是很晚的事情。“尠”见于《干禄字书》,不见于《玉篇》。作为会意字,“是少”于意义的理解不够明晰,“尠”的产生除利用“是”﹑“甚”形体有些近似的因素外,更多的当是出于字形构意理据的考虑。尟或俗作“󰭤”,见于《碑别字新编·十三画·尟字》所引魏巨始光造象。(陈英杰)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4 20:44: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