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说文》226页《篆隶表》781页
形声字。从水,栗声。溧所从声符“栗”,依小篆隶定之当作“㮚”。《说文·𠧪部》出栗字古文形,上从“西”﹑从二“𠧪”,小篆或其省文。古水名。凡二:1.在江苏省溧阳县。源出安徽省芜湖市,经高淳县入境。《说文》:“溧,水。出丹阳溧阳县。”也称陵水,又名濑水﹑永阳江。2.在湖北省随州市,源出市东北螺蛳山。古称“漂水”。又借为寒冷义。汉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暖燠熟多》:“是故非薰也,不能有育,非溧也,不能有熟。”《文选·马融〈长笛赋〉》:“正浏溧以风冽。”李善注引毛苌《诗传》:“溧,寒也。”(王逸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