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汉语字形表》238~239页《说文》129页《篆隶表》410页
形声字。从囗,有声。“囿”是古代供田猎用的大园子,里面有大量草木使鸟兽得以栖身,商代文字作
﹑
﹑
,是象形字。春秋时出现从囗﹑有声的形声字,为后世文字所本。《说文》:“囿,苑有垣也。……一曰,禽兽曰囿。”王筠句读:“以苑释囿者,《周礼·囿人》注:‘囿,今之苑。’然则古名囿,汉名苑也。”《诗·大雅·灵台》:“王在灵囿,麀鹿攸伏。”毛传:“囿,所以域养鸟兽也。”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薮有圃草,囿有林池。”韦昭注:“囿,苑也。”泛指菜园﹑果园。《大戴礼记·夏小正》:“(正月)囿有见韭。”又:“(四月)囿有见杏。”也比喻事物会聚的地方。汉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游于六艺之囿,驰骛乎仁义之塗。”南朝梁萧统《文选序》:“历观文囿,泛览辞林。”从本义引申又指局限,拘泥。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知士无思虑之变则不乐,辩士无谈说之序则不乐,察士无凌谇之事则不乐,皆囿于物者也。”(冀小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