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甲骨金文字典》743页《说文》207页《甲金篆》692页
形声字。从火,列声。本义为火势猛烈。《说文》:“烈,火猛也。”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夫火烈,民望而畏之,故鲜死也。”泛指猛烈。由猛烈引申为强烈﹑激烈﹑严厉﹑浓烈﹑浓重﹑威武﹑威力﹑刚直﹑坚贞等义。由火势猛可引申为光明﹑辉煌义。也可引申指功业﹑事业。金文从柬(或“束”)﹑从刀,对应于剌(là)字,其实也可以看作是“列”(裂)的一个会意本字。“柬”有分义,变形为“束”,从“刀”以判之。一般认为,文例中借为“烈”字。(注意:金文“剌”字多释为“烈”,如西周中期簋:“对扬文母福剌(烈)。”西周晚期南宫柳鼎:“对扬天子休,用乍(作)朕剌(烈)考尊鼎。”但这不意味着没有释为“列”的可能。)小篆“烈”字从火﹑列声,隶楷文字由小篆演变而来。(郭小武 叶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