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甲文编》173~174页《金文编》255~256页《类编》64页《汉语字形表》141页《楚系简帛》308页《古文典》442页《说文》76页《篆隶表》237页《隶辨》731页
会意字。商代甲骨文从又,从隹。表意偏旁又是手之象,隹是禽鸟之象。二者结合会擒获意。商代此字带有很强的图画性,鸟在上端前方,又(手)在其身下一角,手指朝向鸟。不论正写﹑反写﹑倒写,都能形象而具体地体会到捉鸟的方法与过程。西周时候,形体趋于固定,鸟头与又(手)的朝向由可左可右基本上固定为朝左。春秋石鼓文已经由婉转匀圆的线条组成,结构与小篆基本相同。战国时字形多歧,构件又的右上方﹑左上方或加撇﹑竖为饰笔,或“又”近攴,或“又”省作;构件隹或作雀,或作规整的篆书(),或作潦草的隶体()。隶变后楷书作隻,现代整理汉字时,用同音替代的方法将其简化作只。或作𨾏,俗体。本义是捕获,为“獲”(获)的本字﹑初文,甲骨文﹑金文多用其本义,详“获”字条。以上读huò。隻(zhī)是获的引申与分化,有对禽兽的捕获,才有一只两只的计算;获与隻同为铎韵,音转而为隻。《说文》本义为“鸟一枚”。晋潘岳《悼亡诗三首》其一:“如彼翰林鸟,双栖一朝只。”引申为量词,不限于鸟。《公羊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晋人与姜戎要之殽而击之,匹马只轮无反者。”又引申指独特,与众不同。宋陆游《书志》:“读书虽复具只眼,贮酒其如无别肠。”通“雙(双)”,一对。双与只为齿舌邻纽,东铎旁对称,故得相通。凤凰山167号汉墓35简:“绪卑㔸一隻。”出土实物为一双。汉吴仲山碑:“节度无隻。”顾霭吉注:“(隻)借作双字。”以上读zhī。(张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