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说文》191页
形声字。从山,領声。本义为高大的山脉。《楚辞·九怀》:“驾玄螭兮北征,向吾路兮葱岭。”《文选·班固〈西都赋〉》:“于是睎秦岭,睋北阜,挟沣灞,据龙首。”(睎,望。睋,看。龙首,山名)特指五岭,在今湘﹑赣与桂﹑粤交界处。宋苏轼《食荔枝》: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。”又泛指山。《文选·潘岳〈西征赋〉》:“登崤坂之威夷,仰崇岭之嵯峨。”岭(岺),从山,令声。常与“巆”字构成联绵词“岭巆”,表示山高。岭与嶺本不同字,古人用岭(岺)表“嶺”义,应看作假借。《简化字总表》规定“岭”为“嶺”的简化字。(孟蓬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