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xùn心纽、文部;心纽、慁韵、苏困切。

《甲文编》376页《战文编》298~299页《说文》99页《马王堆》190页《甲金篆》297页

会意字。初文从二卩,原本是“𰆋(或写作“”)字。像二人一前一后,朝同一方向跪坐着,会合出顺从的意思(参见“𰆋”字条)。经长期演变成为“巽”字。在殷商甲骨文中,“巽”字会意初文“𰆋”的两个人形,可以同向左,也可以同向右,后来几乎都向左了。战国时代,“𰆋”字中双人跪跽的腿形或向下伸展开,在两人腿中部贯一横线,或贯两横线,进一步演变为上下二体,上部是“𰆋”,或贯了长横的“”,下部呈“”形。汉隶下部变作“共”形,上部省去原来像人臂的垂画,变“卩”为“己”形,后代楷书又给“己”形封口作“巳”,接近原“卩”字结构。“巽”在近代有个不常用的异体“㢲”,上从二“弓”,是由战国文字“”形渐次讹变的楷化形式。巽本义是顺从。《易·蒙》:“童蒙之吉,顺以巽也。”“顺以巽”就是顺从。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巽与之言,能无说(悦)乎?绎者为贵。”引申有谦逊﹑谦让义,与“愻”(后代用“逊”)字同用,“巽”﹑“愻”古同音。唐韩愈《答魏博田仆射书》:“位望益尊,谦巽滋甚。”“巽”又为八卦卦名。(金国泰)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4 16:45: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