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疑纽、鱼部;疑纽、模韵、五乎切。

《甲金篆》711页《说文》214页

会意字。从夨,从口,从歪斜着头大声说话会意。甲骨文作上“口”﹑下“夭”,金文作歪斜着的头左侧(或右侧)有“口”,或谓“吴”字所从之“口”并非嘴形的“口”,而是表示器皿,全字从一人头顶或肩负器皿(运水)会意。小篆成上“口”﹑下“夨”,隶楷文字由小篆演变而来,写作“吳”。后旧字形“吳”变为新字形“吴”。本义为大声说话﹑喧哗。《说文》:“吳,大言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大言即谓哗也。”《诗·周颂·丝衣》:“不吴不敖,胡考之休。”(不喧哗也不傲慢,保佑我长寿且吉祥)毛传:“吴,哗也。”由大声说话义引申为大。作为古国名的“吴”,地处我国东南部,因此又泛指我国东南一带为吴地。金文中用为国名﹑地名或人名。(郭小武 叶青)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10 4:41: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