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yōng喻纽、东部;以纽、钟韵、余封切。

《甲文编》152﹑891页《金文编》230页《篆隶表》222页《说文》70页《隶辨》17页

会意兼形声字。商代甲骨文作从用从庚,用亦声。形旁庚为乐器之象(为钲﹑鼓﹑镛等,其说不一),乐器可供使用,表示庸的本义与使用有关。形旁兼声旁用为桶之象,桶可使用,表示庸的本义与使用有关且表音,庸与用并为喻纽东部。用为庸的源头﹑声首与初文,甲骨文已见之。古初以用为庸,后乃为造分化字。《书·皋陶谟》“五刑五用”,《后汉书·梁统传》引作“庸”。商代庚与用两个构件一上一下,两相分离。自西周开始,用一个通贯的直笔把上下连为一体,一直为后代所承用。隶变后期才从庚部件顶部离析出一个广字,楷书最后作庸,是笔意﹑笔势变化的结果。庸之本义盖为人劳役所使用﹑雇佣,引申指仆役﹑佣工。逆钟:“用兼于公室仆﹑庸﹑臣﹑妾﹑小子室家。”云梦秦简《封诊式》:“自昼甲见丙阴(隐匿)市庸中。”此义后写作“傭”。亦引申泛指一般使用。《书·大禹谟》:“无稽之言勿听,弗询之谋勿庸。”孔传:“不询,专独,终必无成,故戒勿听用。”中山王󼢲鼎:“寡有庸其𢛳(德),嘉其力。”假借为“诵”,念。中山胤嗣𫲨𧊒壶:“以追庸先王之工剌(功烈)。”假借为“墉”yōng,高墙。马王堆汉墓帛书《周易》:“(乘其)庸。”今本《易·同人》九四作“墉”。通“赓”,持续,永久。中山王󼢲鼎:“后人其庸(赓)(用)之。”(张标)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4 20:47: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