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金文编》829页“𢧄”字偏旁《类编》353页“𢧄”字偏旁《甲金篆》81页《战文编》69页《说文》32页《汉印徵》卷2,6页《马王堆》47页
形声字。从口,壬声。呈本为象形字,但构形不明。西周金文作
,或作
,春秋金文作
,均见于“𢧄”之偏旁,单独使用者见于战国文字。春秋时下从土的写法为战国文字所本,土旁或声化为壬旁。呈,《说文》训“平也”,王筠《说文句读》:“他书皆无此训,盖许君以呈为程之古文也。”程即度量衡的总称,为衡量事物的标准。此义不见文献用例,文献中用为呈现义。《文选·曹植〈洛神赋〉》:“延颈秀项,皓质呈露。”李善注:“呈,见也。”引申为呈示﹑呈上义,是送东西给人的敬词。或通“程”,标准﹑法式义。以上诸义读chéng。或通“逞”。《集韵·静韵》:“逞,快也。或作呈。”战国吉语玺“呈志”,读为“逞志”,义为快意。(陈英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