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甲骨文字典》1258页《说文》245页《篆隶表》833页
象形字。像小燕子。甲骨文“燕”字像口衔物,张翼歧尾的燕子形。小篆匀整,复杂化,不仅口﹑翼﹑尾的线条对称起来,又多了表示背脊的“口”形。燕口类化为“”,燕翅讹为“”,燕尾讹为“”。隶书﹑楷书笔画化,形体又变。尾部讹为“灬”,失去原形。本义是燕子。燕是鸟名,又称玄鸟。《尔雅·释鸟》:“燕燕,鳦。”郭璞注:“一名玄鸟,齐人呼鳦。”邢昺疏:“此燕燕即今之燕,古人重言之。以其玄色,故谓之玄鸟。”玄鸟即赤黑色的鸟。《诗·邶风·燕燕》:“燕燕于飞,差池其羽。”(燕子双双飞,翅膀参差不齐)读yān时指下面的意义。古代燕国在河北北部,字原作“匽”﹑“郾”,后作“燕”。燕为姬姓,开国国君是召公奭。旧时河北省又称“燕”。(胡伟 郭敏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