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明纽、职部;明纽、屋韵、莫六切。

《甲文编》141~142页《续甲》卷3,30页《金文编》221页《战文编》203页《说文》69页《汉印徵》卷3,22页《马王堆》127页

会意兼形声字。从攴,从牛(牛亦声)。形旁攴为手持器械治事状,表示牧的本义与治事有关。形旁兼声旁牛为象形字,表示牧的本义与畜类有关且表音,牛与牧为之职对转。始见于甲骨文,时异体颇多。或从攴从牛,或从攴从羊,或从帚从牛,或从又持帚从牛;或牧(䍩)旁复加构件彳chì﹑止﹑辵等,会牧牛﹑牧羊﹑刷洗以牧﹑牧之于路(彳表道路)﹑人行以牧(止为脚趾,代表人)﹑人行于路以牧意。构件的位置或左或右,并不稳定。西周时大量异体被淘汰,仅保留了从攴从牛者,且牛左攴右的布局亦得固定。战国至《说文》沿袭了西周结构,只有《汗简》易攴为女,盖取去棍棒粗暴﹑取宽松调教以牧意。楷书作牧,主要是笔势变化。本义是放牧。《殷契遗珠》758:“甲戌卜,宾贞:在昜牧,隻(获)羌?”引申指牧场﹑田野。《诗·邶风·静女》:“自牧归荑。”𩰬侯从鼎:“女觅我田牧。”引申指养育﹑管理。《国语·鲁语上》:“君也者,将牧民而正其邪者也。”云梦秦简《为吏之道》:“施(弛)而息之,𤛬(密,宁也)而牧之。”引申指掌管山林水泽六畜之官员。同簋:“(同)𤔲(司,主管)(场)林吴(虞)牧。”甲骨文﹑金文用作人名。《小屯·殷虚文字乙编》:“牧入(贡纳)十,在渔(地名)。”牧簋:“王乎(呼)内史吴册令(命)牧。”或借“󷉼”为牧,见郭店楚简《穷达以时》“(百里奚)为敀(伯)󷉼牛”。(张标)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4 19:01: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