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说文》219页
形声字。从心,面声。本义为勉力。《说文》:“愐,勉也。”又表示想﹑思量。《玉篇·心部》:“愐,想也。”《广韵·狝韵》:“愐,思也。”这一意义也写作“缅”。旧时“愐”也可表示惭愧﹑害羞的意思,如“愐㥏”,这一意义后多写作“腼腆”。“愐﹑缅﹑腼”均从“面”声而相涉,“唯﹑惟﹑维”均从“隹”声而相涉。此类条贯,例不胜举。即无论其是同源﹑分化,抑或通假﹑流变,其间均存在一条汉字音形义横向或纵向联系的纽带:声符,或者说声符所代表的语音形式。汉有《释名》之作,宋有“右文”之说,至清有《说文通训定声》,近代有《广韵声系》,均能以声带形,别开生面,为汉字与汉语的一体化研究建立起一个更为宏观的系统。(郭小武 叶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