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 𫗪

něi泥纽、微部;泥纽、贿韵、奴罪切。

wèi影纽、微部;影纽、寘韵、於伪切。

《说文》108页《甲金篆》333页

形声字。从食,委声。“餧”字产生较晚,今见最早字形是小篆。现代用作偏旁的“飠”已经简化作“饣”,“餧”应类推作“𫗪”。但是,现代已不再用此字,因为它已被“馁”“喂”二字取代了。读něi的饥和鱼败二义,现代只用“馁”字,在今见《论语》中有其根据,清阮元《论语注疏校勘记》以为“馁﹑餧古今字”。“馁”虽未见于今本《说文》,但清段玉裁据《经典释文》改《说文》之“餧”为“馁”,《广韵》以为“馁”与“餧”同。读wèi的意义,在现代只用“喂”字。在1955年的《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》中,“餧”和“餵”被当作“喂”的异体字正式淘汰了。《说文》:“餧,饥也。一曰:鱼败曰餧。”本义是饥饿。《荀子·儒效》:“虽穷困冻餧,必不以邪道为贪。”又有“鱼败”义,即鱼腐烂义。《南史·傅昭传》:“或有暑月荐昭鱼者,昭既不纳,又不欲拒,遂餧于门侧。”饥和鱼败,二者没有明显的词义联系,因此,是两个同音词由于某种原因而共用了一个字,都读něi。“餧”又音wèi,用于喂,喂养义,后来又用“喂”字。《礼记·月令·季春之月》:“餧兽之药(给野兽吃的毒药),毋出九门。”(金国泰)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4 21:57: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