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汉语字形表》235页《郭店》97页《说文》127页《篆隶表》404页
会意字。商代文字作,像草木从地面长出之形;中竖或加“•”为饰笔。西周文字承袭商代文字,或变“•”为短横,为后世文字所本。本义指(草木)生长。《说文》:“生,进也。象艸木生出土上。”《荀子·劝学》:“蓬生麻中,不扶自直。”引申指生育,出生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初,郑武公娶于申,曰武姜,生庄公及共叔段。”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(秦始皇帝)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。”又指产生,发生。《玉篇·生部》:“生,起也。”《正字通·生部》:“生,凡事所从来曰生。”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五年》:“敌不可纵,纵敌患生。”又指生产。汉贾谊《论积贮疏》:“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,天下财产何得不蹶!”又引申指活着,生存。《孙子兵法·九地》:“投之亡地然后存,陷之死地然后生。”《孙膑兵法·奇正》:“有生有死,万物是也。”又指生命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水火有气而无生,草木有生而无知。”又引申指新鲜的。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生肉为脍,干肉为脯。”又指生的(跟“熟”相对)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曰:‘赐之彘肩。’则与一生彘肩。”又用为“先生”的简称。《汉书·高帝纪上》:“秋八月,汉王如荥阳,谓郦食其曰:‘缓颊往说魏王豹,能下之,以魏地万户封生。’”(缓颊:婉言劝说)颜师古注:“生,犹言先生。”(冀小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