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战文编》792页《说文》252页《篆隶表》862页
形声字。从手,厄声。《说文》:“搹,把也。从手,鬲声。”“㧖,搹或从戹。”段玉裁注:“㧖,今隶变作扼,犹軶隶变作轭也。”《集韵·麦韵》:“搹,《说文》:‘把也。’或作㧖﹑扼。”清高翔麟《说文字通》:“搹,或体作㧖,今通作扼。”搹是正体,㧖是或体,隶变后楷书简化为“扼”。本义指握住,掐住。《战国策·燕策三》:“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:‘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,乃今得闻教。’”《汉书·李广传附李陵》:“臣所将屯边者,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。力扼虎,射命中。”颜师古注:“扼,谓捉持之也。”由抓住具体的东西引申为把守某个地方,控制住某种局面。《宋史·冯拯传》:“备边之要,不扼险以制敌之冲,未易胜也。”(荆亚玲 蒋晓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