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说文》254页《隶辨》31页
形声字。从手,皮声。《说文》:“披,从旁持曰披。”《释名·释丧制》:“两旁引之曰披,披,摆也。各于一旁引摆之,备倾倚也。”《仪礼·士丧礼》:“执披者旁四人。”郑玄注:“前后左右各二人。”披是古丧具,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,以防倾倚。常用义是分开,裂开。《广韵·支韵》:“披,分也。”《集韵·纸韵》:“披,裂也。”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(樊)哙遂入,披帏西向立。”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枝大于本,胫大于股,不折必披。”引申为分散,散开。《广韵·支韵》:“披,散也。”《明史·太祖纪》:“羽翼既披,平江势孤,立破矣。”又意为覆盖,披挂。三国魏曹丕《杂诗》:“展转不能寐,披衣起彷徨。”(荆亚玲 蒋晓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