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文编》677页《类编》193页《战文编》652页《古玺》246页《楚系简帛》755页《说文》199页《睡甲》153页《隶辨》86页
形声字。从馬,丩(句)声。西周时声旁丩或句一般放在左边,而春秋以后声旁句一般放在右边。战国时“駒”字也可以从简写的“馬”字写作,但隶楷阶段的字形则仍然保留了这个字的原始结构。《简化字总表》规定“馬”作偏旁简化为“马”,故“駒”字类推简化为“驹”。本义为二岁的马,幼马,泛指幼兽。《周礼·夏官·校人》:“春祭马祖,执驹。”郑玄注:“郑司农曰:二岁曰驹。”《庄子·天下》:“孤驹未尝有母。”《尸子》卷下:“虎豹之驹,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气。”引申为少年英才。《汉书·刘德传》:“德字路叔,修黄老术。少时数言事,召见甘泉宫,武帝谓之‘千里驹’。”颜师古注:“年齿幼少,故谓之驹。”(孟蓬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