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jià见纽、歌部;见纽、祃韵、古讶切。

《类编》194页《说文》200页《类编》194页《睡甲》153页《银雀山》323页《隶辨》599页

形声字。从馬,加声。战国时或从牛,各声。战国以前该字为左形右声的结构,秦以后则变为下形上声的结构。《简化字总表》规定“馬”作偏旁简化为“马”,故“駕”类推简化为“驾”。本义为把车套在牲口身上。《诗·小雅·车攻》:“四黄既驾,两骖不猗。”汉贾谊《吊屈原文》:“腾驾罢牛,骖蹇驴兮。”引申为乘。南朝梁沈约《游沈道士馆》诗:“朋来握石髓,宾至驾轻鸿。”引申为车乘,特指帝王乘坐的车马轿舆,也借指帝王。《左传·定公十三年》:“齐侯曰:‘比君之驾也,寡人请摄。’”《后汉书·郭宪传》:“建武七年,代张堪为光禄勋,从驾南郊。”又从本义引申为驾驶。唐白居易《卖炭翁》:“夜来城外一尺雪,晓驾炭车辗冰辙。”又引申为出动兵车,指兴师。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:“行之期年,国乃有节,三驾而楚不能与争。”杜预注:“三驾,三兴师。”又从本义引申为陵驾;超越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子木之信,称于诸侯,犹诈晋而驾焉,况不信之尤者乎!”杜预注:“驾,犹陵也。”(孟蓬生)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4 18:46: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