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Images/ziyuan/pu/20150238qux0.png)
《说文》200页《甲金篆》668页《汉印徵》卷10,2页
形声字。从馬,幷声。声旁幷本像二人相比之形(楷书字形“騈”基本保留了这种形状)。汉代文字中或把人字下部的两画相连,写作
;或把两个人形的上部又与下部分开,写作
。《简化字总表》规定“馬”作偏旁简化为“马”,故“駢”类推简化为“骈”。本义为两马并驾。引申为并列。《管子·四称》:“入则乘等,出则党骈。”尹知章注:“至其出也,又朋党而骈并。”南朝宋谢惠连《泛湖归出楼中望月》:“辍策共骈筵,并坐相招要。”引申为相连,合并。《庄子·骈拇》:“是故骈于足者,连无用之肉也。”引申为聚集;排列。《后汉书·班固传下》:“遂集乎中囿,陈师案屯,骈部曲,列校队,勒三军,誓将帅。”(孟蓬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