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见纽、物部;见纽、没韵、古忽切。

《包山》61页《古玺》90页《说文》86页《说文》90页《睡甲》59﹑62页《甲金篆》260页《马王堆》158页

形声字。“骨”字初文作“冎”(参见“”字条),本像骨架之形,是象形字。晚周累加肉旁孳乳为“骨”(古隶或省作“肎”,后别作“肯”。参见“”字条),则当为形声字。《说文》“骨,肉之覈(核)也。从冎有肉。”分析为会意,实误。段玉裁注:“去肉为冎,在肉中为骨。”强分二字,以曲从许氏作会意说,实不明“骨”为“冎”之孳乳而误。“骨”本义为骨头。《望山楚简》1.39:“足骨疾。”“骨”字用其本义。郭店楚简《老子甲》33:“骨弱筋柔而捉固。”亦用其本义。引申特指人的尸骨。南朝梁江淹《恨赋》:“闭骨泉里。”或为祭祀所用之牲体。《礼记·祭统》:“凡为俎者,以骨为主。”骨是支撑人体的主干,故“骨”可引申而指人的心﹑魂﹑品格或气质等。晋张华《博陵王宫侠曲》“死闻侠骨香”之“骨”义为品质。(严玉)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4 19:00:51